2021中考道法高分笔记必备范文(精选3篇)

时间:2022-09-05 读书笔记 点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中考道法高分笔记必备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第一篇: 2021中考道法高分笔记必备

  第一部分必背 知识点

  “基本、基础、基石”类

  1.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2.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4.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8.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

  9.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国家法制统一的 基础:宪法。

  10.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12.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

  13.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14.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

  15.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

  16.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5.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

  “核心”类

  1.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2.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6.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8.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前提、关键”类

  1.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

  2.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

  3.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

  4.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

  “国策、政策、制度、方针、战略、方略”类

  1.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等。

  2.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①国有经济—— 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关键作用(政策:巩固和发展)

  ②集体经济——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鼓励、指导和帮助)

  ③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鼓励、支持、引导)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9.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0.我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

  12.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13.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原则”类

  1.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民主集中制。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本质、实质、性质”类

  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7.人民法院的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

  8.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9.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体现、表现”类

  1.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

  2.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

  4.自信的中国人的具体表现: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5.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6.创新精神的表现: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目的、目标”类

  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保证、保障”类

  1.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监督。

  2.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

  3.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

  4.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

  5.自由的保障:法治。

  “重要、地位”类

  1.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

  2.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着关键作用。

  5.诉讼的地位: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的途径—— 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

  “最、第一”类

  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

  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

  3.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

  5.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

  6.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人民政府—— 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权)

  8.我国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 国家监察机关—— 监察权)

  9.我国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国家司法机关—— 司法权)

  10.我国最高检察机关(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 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权)

  11.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审判机关—— 审判权)

  12.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

  “特征、特点”类

  1.法律的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犯罪的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3.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

  4.中华传统美德的特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5.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

  6.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7.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②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8.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9.世界文化的特点:多样性、丰富性。

  “数字”类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两个阶段”战略安排:①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7.“四个尊重”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8.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9.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0.根据违法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类别: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①民事违法——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②行政违法——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③刑事违法(犯罪)——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关系”类

  1.家风与国风的关系: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国风引导家风。

  2.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7.改革与创新的关系: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8.科技发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①科技发展为法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②法治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部分必背100个知识点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2.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发展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3.情绪是把双刃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4.应对挫折的关键是应对挫折的态度,是要战胜自己。

  5.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

  6.优良的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关键作用。

  7.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8.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9.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0.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1.犯罪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罚当罚性是刑事违法的必然结果。

  1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3.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14.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交往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任何人都必须依赖于集体。

  15.只要每天都保持一种好心情,就会变得性格开朗。

  16.家庭是第一所学校,是社会的基石。

  17.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处世之道,做人之本。

  18.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原则。

  19.诚实是信任的道德基础,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

  2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2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是每个人的最高的人身权益。

  22.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3.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有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24.就公民个人说,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从国家角度看,要实现现代化,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

  25.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26.人生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

  27.劳动是人维持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28.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石。

  29.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30.公共设施和公共秩序是为公民社会生活服务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3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3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34.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35.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36.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

  37.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38.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39.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方针。

  40.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41.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动力。

  42.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43.把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工作方式。

  44.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

  45.建设生态文明要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

  46.建设生态文明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47.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

  48.建设生态文明要空间均衡的理念。

  49.建设生态文明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50.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51.我国科技总体上与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个别尖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52.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53.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54.我国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发展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

  56.强国必重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57.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

  58.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59.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

  60.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61.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62.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63.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有之路。

  64.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6.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67.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68.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69.党的基本路线是立国、兴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幸福线。

  7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7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政治基石。

  7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活力源泉。

  7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7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75.解放思想、实是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76.社会主义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部分,物质文明建设为其它四个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政治文明可以促进其它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社会和谐提供有利条件,生态文明提供自然基础。

  77.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7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79.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8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牲,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81.全体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8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最基本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83.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着全国和地方一切重要的事务。

  8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5.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86.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不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结品。

  87.任何一种文明都是流动的开放的。

  88.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当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

  89.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

  90.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9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93.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9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9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6.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环境。

  97.国家统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98.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99.到 2020年左右,建党 10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100.到 2050年左右,实现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篇: 2021中考道法高分笔记必备

  1、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统治阶级有意识地创制的。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与保护作用

  5、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其中《未》中规定四个

  方面的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6、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底线。

  7、违法类型分两种:

  第一种,根据违反的法律分为:①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②行政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违法责任)、③刑事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第二种,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分:①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政违法)、②严重违法行为(或称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

  8、犯罪的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也称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9、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

  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10、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2、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3、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14、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5、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16、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7、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18、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9、正确行使权利:①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行使权利时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0、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2、自觉履行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法律鼓励做的努力做

  23、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有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国家保护非公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重要)

  2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为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7、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28、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29、党的基本路线P4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0、改革布局: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到全面P4

  31、基本经济制度P4: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3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3、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P5

  34、改革开放的原因(地位)P5: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5、四个尊重。P5(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6、改革开放在民生方面的成就(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P7

  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7、党的初心和使命P8: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8、现阶段的主要矛盾。P9: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9、改革总目标P9: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0、发展的根本目的P1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P14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P20

  42、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P20: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爱水平等问题。

  43、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P21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4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教育优先发展。P22

  45、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P28

  4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P33

  47、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P34

  50、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法治P4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P47

  52、新十六字方针(依法治国的要求)P49: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3、政府的宗旨P51: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54、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P52

  55、中华文化的特点P59: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56、中华文化连绵不绝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7、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P61

  58、文化自信的来源P61: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5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P67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60、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是价值观P70

  6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0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2、人口国情与人口现状的特点P76

  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现状的特点: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现

  63、人口国策P76:人口国策是计划生育

  64、资源国情及资源危机的原因P78

  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资源危机的原因: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5、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危机,我们选择的文明发展道路是P80

  文明发展道路是: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6、资源环境国策P84: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68、民族分布特点P91: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69、民族关系、原则、制度、三个尊重P91

  民族关系:形成了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个尊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70、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国家安全,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通的愿望是国泰民安P99

  72、“一国两制”的含义P100:“一个国家”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7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与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P102(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4、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P102

  75、中国梦P10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6、近现代中国发展的两次历史性跨越P105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77、两个100年目标P106

  建党一百年(1921-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国一百年(1949-205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8、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P109: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9、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发展的两个阶段P110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5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0、如何实现中国梦P112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2、“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83、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113

  84、五大发展理念、五个文明、四个全面P112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个文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化)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85、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112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13

  86、中国国情P112: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重要国情:人口国情与资源国情

  87、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P114(中国自信或民族自信所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8、四个自信P117: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三篇: 2021中考道法高分笔记必备

  1、 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统治阶级有意识地创制的。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 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与保护作用

  5、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其中《未》中规定四个

  方面的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6、 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底线。

  7、 违法类型分两种:

  第一种,根据违反的法律分为:①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②行政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违法责任)、③刑事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第二种,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分:①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政违法)、②严重违法行为(或称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

  8、 犯罪的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也称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9、 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

  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10、 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2、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3、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14、 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5、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16、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7、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18、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9、 正确行使权利:①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行使权利时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0、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1、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2、 自觉履行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法律鼓励做的努力做

  23、 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有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国家保护非公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5、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重要)

  26、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为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7、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28、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29、 党的基本路线P4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0、 改革布局: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到全面P4

  31、 基本经济制度P4: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32、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3、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P5

  34、 改革开放的原因(地位)P5: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5、 四个尊重。P5(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6、 改革开放在民生方面的成就(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P7

  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7、 党的初心和使命P8: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8、 现阶段的主要矛盾。P9: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9、 改革总目标P9: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0、 发展的根本目的P1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热门标签: 中考道法必考知识点2021 2021届中考时政热点
《2021中考道法高分笔记必备范文(精选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2021中考道法高分笔记必备范文(精选3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