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摘抄(合集3篇)

时间:2024-04-18 读书笔记 点击:

柯察金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笔记摘抄(合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读书笔记摘抄

  《你能成为优秀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无穷的,这个假期有幸读了《你能成为优秀教师》一书,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只有时刻持续学习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理论思想与技能,才能始终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永远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审时度势,不断激发勤奋工作的热情,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书中认为一名优秀教师务必具备以下素养:对工作敬业--竟也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对学校忠诚--忠诚是信赖的前提;对领导服从--服从是步迈协调的保证;对自己信任--自信是成长的基点;对他人欣赏--欣赏是快乐的源泉;对社会奉献--奉献是卓越人生的境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期望成功,成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它不会一蹴而就,成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离不开工作,工作是我们创造价值的平台,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务必重视自己的工作,并投入全部的热情。大家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干的是良心活,是呀,我们的身上担负着教育好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所以我们更就应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我热爱我的工作,它让我得到尊重,得到幸福的满足,光有热爱是不够的,我要做的事在热爱的基础上如何让自己一步步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受人喜爱和尊重。作为教师,就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多从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凡是多问问大家的想法,做到对学生信任和欣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们就应多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的给大家创造一个战士自我的舞台,时刻用用心乐观的心态应对工作和孩子们,用阳光般的笑容感染周围的人,快乐是能够传播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要努力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从小事开始,坚持天天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容易的事情十分认真的做好,学会欣赏他人,多向同事学习与同事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欣赏。有句话叫“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人人都有我们值得钦佩的地方,真诚的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喝彩!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要做事,先做人,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为人之道才是根本。有德的人才能够把事作对,有了好的人品做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正气。做人要时刻持续一颗自律的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守住自己的道德准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变会得到多少,若你没有得到那便是付出的不够,我们不该去埋怨别人,更不该起埋怨人生。没有谁辜负我们,辜负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最后,让我们心怀感激之情,感激我们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我们就应感激我们的学生,我们成绩的取得是应为我们有这帮优秀学生的表现,孩子们,真心的谢谢你们!是你们和我共同品尝工作中的酸苦,分享工作中的快乐,真心的谢谢!为了优秀的你们,今后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让和我们一起加油!

【篇2】读书笔记摘抄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更像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延伸。其中关于改变自己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课题分离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改变这一点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改变的四个步骤和改变的四大原则,让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更贴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与《被讨厌的勇气》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形式阐述道理不同,《了不起的我》作者陈海贤老师结合了13年的工作经验与6000多来访者的案例实践,将真实的故事穿插其中,更加巩固了理论的专业性,也增长了读者对其方法的信心。与容易被人诟病的盲目的勇气不同,了不起的我更倾向于发现自我内在的潜在能量,用更加理性科学的方式完成自我蜕变。

  开启改变的4个步骤

  一、改变,每个人都有选择(不找借口)

  二、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的经验(切身体会)

  三、重新认识心理舒适区(跳出舒适圈)

  四、看清自己内心的恐惧(不逃避)

  总听人说,我只能这样,我没有别的选择。我们真的没有别的选择吗?很显然这种直接否定式的答案往往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思维被限制住了确实是难以改变的。开启改变这一部分的论点在书中是很出彩的部分,用了很多案例的例证,非常建议看原书这一阶段中的内容。会让你有全新的感受。

  实现改变的4大原则

  一、检验人生假设。“对比真实情况,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新行为,测试基本假设。对比真实情况,看和原先设想的有什么不同。”书中的假设是,如果在会议中提出不同的意见,就会被别人排斥。然后尝试表达意见,看是否和假设一致。这样就会产生新的经验,让之前的假设崩塌,让改变拥有可能。

  二、小步子原理。迈出第一步很重要。这并不是一个会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这也是常说的先定个小目标,很好理解了。

  三、培养环境场。外部环境给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给自己的改变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定是更好的选择。

  四、情感触动。不同于以往的焦虑和恐惧激发潜能。《了不起的我》的观点是,改变的关键在于爱和期待。焦虑和恐惧可能会让内心更加烦躁,内疚和自责也容易让人破罐子破摔。能够懂得把别人的严厉和批评,自化为对方的爱与期待,也是能够驱动改变的重要动力。这一点也与阿德勒心理学的人际关系共同体感觉的目标不谋而合。

  发展成长型心智的3种方法

  一、培养以目标为导向的创造性思维(弥补现实和目标间的鸿沟)

  二、控制两分法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动力(专注精进,顺其自然)

  三、掌握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正念思维)

  其实这一部分也有别的书更加详细的阐述。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中就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推荐感兴趣的人进一步接触。因为思维模式并不是固定的,没有哪个人是绝对的固定型思维的人或成长型思维的人,只是在遇到不同的问题时,人们的认识方式和应对方式的不同,也体现出思维模式的差异。我们可以在日常事务中有意识的减少固定型思维的干扰,努力尝试更多的成长型思指导的行为,这也是一个漫长磨合渐进的过程。

  关于转折期

  目标感和人际关系的意义感缺失,会容易让人陷入迷茫的状态。迷茫的典型心理反应有:试图回到过去,想要尽快结束迷茫达到未来,和敏感。

  迷茫期的敏感不是简单的矫情或抑郁,是因为在新旧交替阶段,人们获得了一种空间,这种空间让他们可以和更广阔的的精神领域建立联系,能让他们从更本质的视角来审视生活。迷茫期虽然焦虑痛苦,但也能清理掉旧的意义,让新的意义慢慢成长出来,看似痛苦,但也不断积蓄着重生的力量。重建全新的自我伴随着一定的偶然和意外,也意味着另起炉灶。重生就是要让生命中那些原本已经腐朽的东西在变动中成功脱离,把最有活力的部分保留下来。剩下的就是重新出发,直到下一次转变的到来。

  其实很怕上面大段大段的说理吓跑一堆人。书中的描写手法其实非常接地气,适合全年龄段的人看,老少皆宜。这是一本我曾经想作为婚宴伴手礼送给所有来宾的书。碍于时间紧迫最终没有实现。(其实也担心会被当做是毒鸡汤,被丢在杂物堆,或吃泡面时顺手当成碗垫子……)自己也是在很多次的选择和改变之前犹豫不决,往往最终作罢。每一个疑虑的瞬间,去抛开你那些个该死的畏畏缩缩的犹疑,回过头,每一个小小的骄傲都值得计入你的成功日记,让你骄傲的看到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篇3】读书笔记摘抄

  《藤野先生》是我上周刚阅读完的一篇文章,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文章中的藤野先生虽然是一位教授,但因他穿衣服太随意、破旧,致使乘车时曾被工作人员怀疑他是扒手。但对于学术,藤野先生却十分严谨。他的讲义从头到尾文笔错误之处一一用红笔添改,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当时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留学生鲁迅,他能够热情地鼓励,耐心的教育,没有丝毫民族偏见。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鲁迅真诚的关怀、教导,以及他本人的高尚品德,都让鲁迅难以忘怀,正是因为这样,鲁迅才爱憎分明,才会有意识到拯救国家。于是,鲁迅弃医从文,走上了追求真理,揭示社会丑陋的文学之路。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字行间无不洋溢着鲁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指导,是希望将日本人精湛的医术传入中国,为中国人治疗疾病,鲁迅先生的目的也是如此,当藤野先生得知鲁迅要弃医从文,藤野先生表示深深的惋惜,并送了张照片给了鲁迅,照片的后面还写了“惜别”这两个字,这表示的出他对鲁迅依依不舍的感情。他对鲁迅热心,希望、教诲不倦,可能只是为了能让新的医术传入中国,他是如此伟大而又无私的一个平凡的老师。

  这让我想起之前读过的《最后一课》课文,这篇课文写了小弗朗士在老师韩麦尔先生的感染下,改掉了不爱学习的坏毛病,激起了小弗朗士内心的爱国情怀,以及学好祖国语言的责任感。那一堂课,他听的特别认真,也是感受到了知识前所未有的魅力。看来,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他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就像是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一样,使鲁迅每当夜里疲倦、困乏,想睡觉时……,但他看见藤野先生的照片,就会精神抖擞,发奋学习,坚持自已的道路。

  作为一名学生,能够生命里遇见这么关爱自已的老师,真是幸运啊!

热门标签: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20篇 读书笔记20篇
《读书笔记摘抄(合集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