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感悟集合6篇

时间:2022-09-13 观后感 点击:

《看完》是一篇在观看电影、剧集或参观展览后写下具体感受和启示的文章。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员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感悟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篇1】党员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感悟

  30年前,党中央全面研判国际国内大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强调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要求浦东在扩大开放、自主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继续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明确要求,把一系列国家战略任务放在浦东,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3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如今,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这片不断生长的改革开放热土,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这样一组数字,彰显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非凡成就: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80的国内生产总值、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大局,为浦东新区擘画更加宏伟的蓝图。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定位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临港新片区,浦东越往前发展,越是不断拓宽改革开放之路。浦东以今日之成就说明,只要敢闯敢试,拿出排头兵的姿态和担当,改革开放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经过不懈探索,浦东在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比如“先照后证”“证照分离”等诞生于浦东的新词,早已在全国耳熟能详。浦东改革不会停顿,而且还会进行更多制度探索、做出更多制度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我国社会将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制度优势就能持续彰显。开放是时代气质,也是上海气质、浦东气质。从地理区位看,上海及浦东背靠长江、面朝太平洋,始终拥抱着全世界。这一开放气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息息相关,有着“四海一家”的理念,有着“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格局,有着“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态度。

  正是因为有了开放这一与生俱来的使命和特质,浦东的开发开放才有了包容和胸怀,上海的改革发展也始终挺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就能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浦东30年开发开放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

  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30年来,浦东的建设者以智慧、勇气、汗水书写了辉煌篇章,未来继续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浦东一定会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扬帆再远航。

【篇2】党员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感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11月24日下午,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严爱云带领全室党员干部,参观了在浦东展览馆展出的“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和在民生艺术码头展出的“守初心、担使命”——“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展。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谈上伟等领导陪同参观。

  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不少党员干部亲历了浦东30年的巨大变迁和壮阔历程,并采访了不少参与其中的一些领导者、决策者,出版了相关纪念作品。这次参观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大家倍感亲切和自豪。通过观看肩负国家战略、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科创中心、聚焦六大硬核产业、建设高品质城区、一流党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等展出内容,大家更深体会到“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更好领悟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改革开放是奋斗出来的,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守初心、担使命”——“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展,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主办。这次观展,大家在真理之光、传播马列、开天辟地、走向胜利、东方序曲、改革乐章、奋进新时代等7个展区,结合自身研究和宣传工作,重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史实,深受鼓舞教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展馆尾厅,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进一步增强勇担使命的责任感。

  在参观学习中,严爱云强调,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作为上海的党史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勇于担当,敢为先锋,总结好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记录好上海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历程;在“四史”学习教育中,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讲好红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在实际工作中,要保持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增强开拓奋进的勇气力量,为创造新时代新奇迹做出贡献。

【篇3】党员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感悟

  第一,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为确保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多作新贡献。

  浦东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要聚焦关键领域发展创新型产业,加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同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要积极参与、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开展全球科技协同创新。

  第二,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聚焦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打通理顺许多堵点难点,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要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浦东要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要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加强重大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放大改革综合效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第三,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今时代,任何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想法,任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法,任何搞唯我独尊、赢者通吃的企图,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回头浪,但世界决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要敞开大门欢迎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凡是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我们都要积极开展合作。

  浦东要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要更好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要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要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团队特别是青年才俊。

  第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我说过,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我还要说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任何人企图人为阻碍世界大海大洋相通,都只能是一种不自量力的幻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

  浦东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浦东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要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第五,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率先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

  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要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把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聚焦国家战略,会同上海市做好顶层设计,积极研究制定支持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具体举措,共同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篇4】党员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感悟

  浦东开发开放引领了一场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开发区建设热潮,带动了许多沿江城市开发开放,引进外资,调整产业模式,使得长江中下游城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协调和融通。在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下,至1990年8月,江苏省批准新建的127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有106家是设在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城市。同年10月,800里皖江两岸也掀起一轮开发浪潮,安徽省委制定“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决策,加快沿江经济开发。至1992年底,浙江先后建设宁波北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投资区、温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椒江等较大经济开发区。就上海市内来说,也形成一些局部的小开发区,例如1992年起步的徐家汇商业区。

  开发区建设之后,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浦东将原有传统的棉纺、毛纺织业缩小比例,大力开发电子产业、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金融产业等新兴产业。浦东作为标杆,带动了长三角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开发区纷纷招商引资,其中也包括长三角其他一些城市与浦东、上海之间的投资、贸易、合作开发,以及以浦东为平台的跨国贸易。经济转型对上海产业的影响也扩散至长三角区域。比如,浦东成立一个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将订单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功能放在浦东,将生产制造转移到苏浙皖的城市,逐渐形成头脑机构和利润中心在浦东、制造加工外移的产业链。

  在浦东的对内、对外双向辐射开放带动下,截至2000年,全国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在浦东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700多家外地企业在浦东的长江流域产权共同市场实现跨地区产权购并和重组。1992年,长三角14个城市拟在浦东联合兴建科技协作中心,后来制定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至1993年,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建立起上海漕河泾、浦东张江、南京浦口以及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等七个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高科技产业带。1995年浦东功能开发出台新的政策,各地可到浦东设外贸子公司,实现跨地域经营。

  无论是发展第三产业还是先进制造业,上海的经济转型给长三角乃至更广阔的地区都带来有益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说,浦东开发开放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很重要的带动作用。

【篇5】党员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感悟

  光阴似箭,弹指间,中国改革开放已42年,上海浦东开发也已经30年了。多年来,我常常重回浦东,看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种种神奇变化,不由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我离开这块火热的土地20多年了,但我对这片土地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当年风云变幻的感人情景仿佛一幕幕话剧在眼前浮现。

  这使当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的上海有了奔头

  我生于北京,读中学于天津,后来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分配在核工业部工作。1975年调到航天部上海广播器材厂。21年间,我一直是从事科研设计的工程师。1984年,我的人生发生了转折,先是担任上海工业党委的副书记,不久又调入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任副部长,后来又任部长,并任市委常委。当年的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对我们这些新干部说,你们走上新的岗位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呼唤!要努力学习,勇于改行,不要辜负了这个时代。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这使当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的上海有了奔头。虽然宣布了浦东开发,地图上规划了浦东区域,成立了协调相关三区两县和处理有关浦东开发的办公室,但这块土地上还没有浦东新区党的机构和行政机构。为响应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上海市决定尽快成立浦东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我于1992年下半年奉命去了浦东,担任筹备委员会的主任。

  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就设想在浦东建立一个“东方大港”,这个美好的梦当时并未实现,现在这个历史机遇突然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面前。改革开放是个令人激动的话题,也是一个伟大的使命,它点燃了我们思想的火苗。

  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这十六个字,让我们眼前呈现出一幅雄伟的蓝图。那时,浦东与浦西相比,还是一张白纸,浦东开发要达到怎样一个规模与高度,西方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开发浦东是一个口号,而不是一项行动。《波士顿环球报》发表一篇长文说,如果这“野心勃勃的计划”能够成功,美国到时“该怕中国了吗?”当时,浦东新区在法制、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如何建设,一时还都不很清晰,但已有深圳开发的先例,更有邓小平同志对浦东开发的多项指示,在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浦东筹委会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

  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正式成立了,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有太多的事要做,就要有清晰的开发思路。我们提出要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要通过浦东开发把上海振兴成为像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那样能进行国际经济对话的现代化城市;浦东开发不只是经济开发,而是社会开发,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

  1993年,浦东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4亿元人民币,应该说除了发工资和补贴幼儿园、小学、中学之外就没有多少了。那么,开发浦东必须挖掘一切资源,这既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还要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浦东市场。要做到这一切,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国内外更多的投资者明白:上海将成为一个与国际经济直接对话的重要城市。

  那时,我与不少国内外人士谈起浦东时,发现许多人还不认识浦东,甚至不知道浦东在哪里。一次,一家美国航空公司总裁和我在和平饭店会面,他面对窗外的黄浦江问我:“这里到浦东远吗?是上高速?还是坐飞机?”我觉得这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在1994年初访问了迪士尼总裁佛兰克·威尔斯,提出在浦东建设迪士尼的建议,其实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引起海外媒体的注意,使浦东出名,进一步吸引世界投资者与我国投资者的关注。威尔斯立即派人去考察了浦东,认为浦东适合迪士尼的要求,可惜由于他不幸意外逝世,而使此事中断了许多年。

  浦东开发的使命所在,是要谋求一个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对话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也就是浦东要承担上海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一个重要角色。国际对话包括政治对话与经济对话。上海通过浦东开发会逐步赢得世界经济中心之一的资格。浦东开发后,上海不仅要成为亚洲经济走廊上的一盏明灯,与东京、首尔、台北、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相映生辉,而且将可以与纽约、伦敦、巴黎一样令世人瞩目。所以一定要让参与开发浦东的亲历者与建设者具备与世界大城市比肩的意识,这样才能起步高,才能激发后来者居上的长久奋斗力。

  “你们说到做到,投资者才对你们有信心”

  记得浦东初期开发时,不少当地的农民对迅速城市化很不适应,有些人对新安排的工作也有所挑剔,比如去做出租车司机,种田习惯了,开车不认识路,他开了几个月,就觉得太累了,不想干了。还有的人被介绍去电视机厂当工人,他不愿意在流水线工作,招工考试干脆故意做不好,宁愿回家领补贴。为了给失地农民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并加快发展乡镇经济,我们提出了鼓励几个成熟的功能开发区,让他们带动周围乡镇经济发展的“列车工程”,对农民在技术上进行具体辅导,在精神上给予热情鼓励。

  我手头有一份浦东开发前四年的成绩数据,当年浦东已经在基础设施方面花了大力气,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建成,浦东国际机场开工,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开发区和现代化的孙桥农业区也初具雏形。新区当时已吸引外资2134项,总投资达87.3亿美元,协议外资48.4亿美元。前四年就充分显示了浦东发展的好势头。

  为了促进和推动浦东开发,浦东在产业发展顺序上实行“三个先行”,即基础设施先行、金融贸易先行、高新技术产业先行。在城市功能上,我们将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路、水、电、气、通信、医院、学校、工厂与商贸大楼全面开发,要完成这些项目,积极引进外资,我当时几乎天天都有重要的外商要会见。

  记得日本森大楼集团总裁森稔先生先是在陆家嘴建了一个113000平方米的森茂大厦,他说,你们规划了陆家嘴绿地,并说到做到,我很受鼓舞。于是他又投资建设了381600平方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他也说到做到,克服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干扰,建成了当时中国最高的这座大楼

  还有台商汤君年、徐枫夫妇在浦东建高尔夫球场,因为土地投标花钱较大,他们开始觉得有点吃亏,但我们的规划图上显示这个球场靠近浦东国际机场的高架道路,沿路的车站恰好在高尔夫球场旁,我们也是说到做到,让汤君年、徐枫夫妇很高兴。

  基辛格博士后来对我说:“浦东开发最宝贵的不仅仅是建造了那些高楼大厦与高科技工厂,而是你们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国际公共关系,你们讲究信用,你们说到做到,投资者才对你们有信心。”

  以自信推动行动,以事实澄清舆论

  在宣布浦东开发后,有些外国人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口号,比如货币学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就预言,浦东开发可能是个“波将金村”。当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有个大臣叫波将金,他造了一个只有外墙的村庄来欺骗女皇。“波将金村”也成了一个国际大骗局的代名词。

  以自信推动行动,以事实澄清舆论,我们在浦东管委会机关食堂进门处贴了一条标语:“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也就是提醒每个开发建设者要在世界大格局的实践中来进行浦东开发。

  比如以陆家嘴为例,我们请来了法国、美国、意大利和日本的规划师以及我们中国自己的规划师,请他们分别设计,各显神通。陆家嘴1.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要建400万平方米的高层建筑与商贸大楼,为的就是要让世界级的跨国公司总部、大银行、贸易公司等各种重要机构在那里办公。

  在开发战略上,在开发步骤上,在开发项目上,我们都必须考虑它要纳入世界经济轨道的前景。也就是说,开发浦东,我们必须“惜土如金”,也要高瞻远瞩。要拒绝近期会落后的产业。也要舍得拿出土地建设四跑道的大机场和4.5公里的长跑道,我们以为,这样才符合“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的理念。

  当时,我在接待世界各国与各地代表团时,总在漂亮的立体模型前向他们详细介绍浦东开发的宏伟远景:这块土地要造多少高楼,要建多大的绿地,我们的水、电、煤气如何按计划配套成龙。对于投资者的各种提问与疑惑,我们都要一一认真对答,也不回避我们暂时的不足,他们的信任感和投资欲才会油然而产生。我向客人们讲述浦东,不讲大道理,只讲它的现状与未来,详尽而委婉,有张且有弛,这样的交流和互动,使宾主之间往往就有了共同的话题。这样的会谈是亲切的、随和的,也是活泼的、郑重的。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就要接待十多个国内外团组的来访者。

  我常常和年轻的同事说:“如果你不能放下稿子讲浦东,宣讲你的工作,说明你还没有用心思考浦东开发的眼前和明天!”也就是说,作为浦东开发的承担者和宣传者,一定要常做功课,只有把浦东的存在与未来远景清晰地记在你的脑子中,你才能保持创新的激情和勇气。

  我们每下一步棋,都没有悔棋的机会

  在浦东这片土地上,日新月异的可见变化是开发区建设的“硬成果”,对国际有相当的说服力。“硬成果”是什么呢?那就是用数字描述的成果,如基础设施完成多少,引进外资多少,GDP上升的百分比,税收和进出口的数量等成就。这些数字当然是相当实在的,表现的城市形态也是可见的,于是有人说“到浦东不是出国胜似出国”。但我个人关注的不仅仅是浦东开发的“硬成果”,还有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浦东开发的“软成果”。

  依我看,“软成果”就是在浦东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浦东开发者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建设、跨国合作、转变政府职能、人才培养与环保意识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创新思路、工作方法与思维逻辑,以及有益经验。这些以“硬成果”为基础的“软成果”,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今后的浦东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如刚才说到的“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浦东开发不仅是土地开发、项目开发,而是社会开发,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一流党建带动一流开发”等等,都是我们体会很深的“软成果”。

  我在浦东开发的日子里,每年12月31日的晚上,都会在浦东财税局办公室等待GDP的统计结果。在宁静的夜色中,我透过窗外闪烁的灯光,观察着新区每一个细小和巨大的变化,一望无际的大片农田正在逐步变成一座五光十色、绚丽灿烂的现代化城市。而上海通过浦东的巨变,正强有力地告诉世界: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汹涌大潮中,昂首屹立,越发傲人而美丽。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浦东,它的成功开发,与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的节拍是相一致的,它不仅与浦西联动,与长江三角洲联动,与整个中国联动,也与世界联动。

  作为浦东开发的管委会主任,我常对周围的同志们说一句话:“浦东和上海其他区县一样,它属于同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同一个血液的循环系统。”也即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浦东要成为一个一流功能的新城区,她是在其他区县“舍己为人”的支持下才实现的(如浦东新区是三区两县拨出的,支持浦东新区“特事特办”而不必和大家一起排队办理,等等)。

  作为一个开发新区,浦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投资环境,才能吸引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在创造好的投资环境的同时兼顾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要保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减少复杂的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教育公务员养成勤政廉政的好习惯。在法制上,浦东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知识产权法庭。我们明白,浦东开发是全国改革开放大棋局中的一个小棋局。由于这盘棋是在一个风起云涌、壮阔无比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我们浦东的棋手们每下一步棋,都要大胆,更要谨慎,不要失误,我们没有悔棋的机会。

  当年陆家嘴动迁中的一件小事

  每次在浦东穿行,一系列令人瞩目而让人熟悉的建筑物,总会让我想起它们诞生的故事。直插云霄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白玉兰形的东方艺术中心、宝塔形的金茂大厦、状如鲲鹏展翅的浦东国际机场、别致新颖呈螺旋波浪式形状的上海科技馆、气势不凡的国际会议中心、获2008年世界最佳高层建筑荣誉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气势如虹的杨浦大桥、2016年新崛起的上海中心大厦……这些争奇斗艳的浦东建筑群,是一个又一个世界建筑大师竞相献艺的壮丽杰作。今日目睹这一切,不由让我想起当年动迁中的一件小事。

  今天,从西至东,当汽车从浦东陆家嘴隧道出来,左边是一块约10公顷的绿地。1994年,这里还住着3500户居民,加之房屋破旧不堪,类似棚户区。当时规划这块土地为高层办公楼,后来觉得楼房盖得密不通风,让人感到压抑,于是决定在此处造一块绿地,作“城市之肺”。这是上海市第一块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拆房而不建房,却作为绿地的地方。

  拆迁进行过程中,被一座大院落“卡”住了。这幢房子建于民国初期,墙上瓷砖由英国进口,门框上还刻着法国画,屋梁上则有“三国演义”的人物木雕。有关人员召开了会议,决定还是要将其拆除。我没有同意。我想到的是,浦东的人文历史遗产已经很少了,这么好的民宅,恐怕在浦东也只有这么一幢,那就决心留下吧。

  但有关人员还是试图说服我,他们说:“那片地价很高的,我们可以将这幢房子搬迁到其他地方去‘原拆原建’,再还原这套‘老房子’。”我说:“如果拆了,将来不能原样复建,拆房部门只须写个检讨报告。这个人文历史遗迹就在浦东这块土地上被抹掉了。”我最后拍板:“这是一个决定,希望大家执行,如果我‘英年早逝’,那就是我的遗嘱。”

  这番话说得当时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于是,保留了这座民宅,也保留了浦东一段历史文脉。事后,澳大利亚一位外交部副部长访问此处时,他给我留了个条子,写了几句话:“建造摩天大楼容易,留下一个人文遗迹很难。”这件事已过去许多年了,与那些雄伟壮观的摩天大楼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但让我十分珍惜。我想,伟大的开发建设,当然要追求完美与速度,但建设者如果忽视历史文脉的遗迹,以后必会追悔莫及。

  把一个繁荣而廉洁的浦东呈现给世界

  在浦东开发建设中,工作真是千头万绪。引进外资、建路造桥、项目招标、资产交易、人才使用、干部调动……在这经济大潮的奔涌中,有人担心出现腐败是必然的。有一天,香港无线的几位英国记者正巧在希尔顿酒店大堂遇见我,直言不讳地问我:“浦东开发成功的那一天,你们的腐败是不是也会走向顶峰?”这是个尖锐问题,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在你看到浦东开发的辉煌之日,同时也会看到一个廉洁的浦东。”

  首先,勤政廉政是良好投资环境的可靠保证。我提议浦东新区设立了“三条高压线”:第一,领导干部不准直接与投资者谈判地价;第二,领导干部不准干预项目招投标,甚至不需要知道标底;第三,领导干部不准因为动拆迁等私事,为认识的人向有关部门打招呼。后来市纪委又作了补充,并设立了更为详尽的“七条高压线”。

  接着,我们继续提出“一流党建带动一流开发”的要求,在浦东新区成立了重大工程项目办公室,每个重大项目办公室都建立了党支部,还在大型项目中建立临时党委,在强化重大项目党建工作中,真正做到“重大工程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的格局。对于党员骨干,要让他们到最困难、最艰苦、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去做排头兵与楷模。

  记得在1993年,一位对浦东开发很有兴趣、也花了很多时间来认真采访的美国记者问我:“浦东开发需要50年吧?”我当时回答:“不需要这么长吧!我想在20年内就可以把一个繁荣而廉洁的浦东呈现给世界。”

  时间到了2009年,浦东经济规模已经超过1990年整个上海经济规模的两倍,前后不到20年。浦东开发开放是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硕成果。如果说浦东开发开放是一首雄浑壮阔的交响乐,它的谱曲者就是邓小平同志,在上海市委的直接指挥下,我能作为这首交响乐中的一个演奏员参与其中,体验其难,感受其乐,真是三生有幸,我要感恩于我们伟大的时代,感恩于伟大的浦东开放。

【篇6】党员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感悟

  30年前,党中央全面研判国际国内大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强调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要求浦东在扩大开放、自主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继续对浦东开发开放提出明确要求,把一系列国家战略任务放在浦东,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3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如今,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这片不断生长的改革开放热土,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这样一组数字,彰显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非凡成就: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80的国内生产总值、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大局,为浦东新区擘画更加宏伟的蓝图。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定位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临港新片区,浦东越往前发展,越是不断拓宽改革开放之路。浦东以今日之成就说明,只要敢闯敢试,拿出排头兵的姿态和担当,改革开放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经过不懈探索,浦东在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比如“先照后证”“证照分离”等诞生于浦东的新词,早已在全国耳熟能详。浦东改革不会停顿,而且还会进行更多制度探索、做出更多制度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我国社会将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制度优势就能持续彰显。开放是时代气质,也是上海气质、浦东气质。从地理区位看,上海及浦东背靠长江、面朝太平洋,始终拥抱着全世界。这一开放气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息息相关,有着“四海一家”的理念,有着“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格局,有着“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态度。

  正是因为有了开放这一与生俱来的使命和特质,浦东的开发开放才有了包容和胸怀,上海的改革发展也始终挺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就能推动浦东开发开放不断展现新气象。浦东30年开发开放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

  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30年来,浦东的建设者以智慧、勇气、汗水书写了辉煌篇章,未来继续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浦东一定会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扬帆再远航。

热门标签:
《党员学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感悟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